說起鐵人三項運動不得不提一下我近年來的運動-網球,但是網球必需要有適合的球伴且需要的時間較長(與高爾夫比倒是還好),如果是單打,至少2盤以上才有足夠的運動量.近來由於工作的因素,無法規律打網球,自覺運動量愈來愈少,所以興起轉換運動項目的念頭. 今年四月自己一個人出國時,帶了一本村上村樹的書,內容描述作者跑馬拉松及參加鐵人三項的種種心得及過程,當時就想到也來玩玩看,但是二種活動入門好像都不是很簡單.馬拉松是暫時不敢想,但是鐵人三項包含游泳1.5公里,自行車40公里,跑步10公里等三項,聽起來很炫,也比較可行,但是剛開始也只是想想而已,只覺得運動量少了,可以試試看.游泳要有適當的場地,不是隨時可以游;自行車要有合適的車子,我當時只有一輛在家附近買東西騎的菜籃車,只有跑步是一個人隨時都可以從事的運動,因此就從晨跑開始. 剛開始隨便穿著布鞋,由敦化北路來回約4-5公里,前幾次跑完會覺得大腿輕微酸痛,每次跑完中間會休息1-2天,後來漸漸拉長距離,也習慣每天跑步.跑了幾次後覺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要保護自己的腳,所以就買了慢跑鞋,跑起來真的有差哦!在一次家庭聚會中開玩笑說,之後要敦化南北路來回跑,如此大概可以有9-10公里,因此晨跑的距離便沿著敦化南北路一個路口一個路口的增加,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真的可以跑完敦化南北路來回一趟了.漸漸地也把路線延伸到仁愛路,大安森林公園,台大校園等地,今年没有什麼梅雨,所以受到下雨的影響較少,但是還是没有認真考慮鐵人賽的事. 到了七月從網路上看到有梅花湖鐵人三項比賽的訉息,才認真想參賽一事,但是還是缺了自行車,總不能騎菜籃車參賽吧,雖然聽說早期的鐵人賽真的有人騎菜籃車比賽,但是我不想那麼拙,再加上過去登山社的許多朋友在騎車,所以便拿起電話打給一些過去的夥伴,例如明欣’文輝等,從他們那邊對買車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是一直還是没有行動.到七月底由同事口中知道幾間車行,當天下午便到車行逛逛,當時只知道捷安特’美利達等少數品牌.第一家車行店裏没什麼車,但是老闆很酷,不太理我,就請另一位店員招呼我,由於現場可以參考的車子有限便往下一家去.第二家車行-七號公園(松隆店),也是小小的,但是店裏的成車很多,擠了許多車在裏面,不小心可能車子都可能被撞倒,幫我介紹的店員由於身材壯碩(綽號大象),在我看車的過程就撞倒車子幾次,但是態度超好超熱心,介紹了,如Bianchi的車子,當時不知道這是什麼牌子(後來才知道是義大利百年名牌),怎麼那麼貴,跟他討論我的需求是近期(實際上只剩一個半月,扣除去美國的10天,大概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就要參加鐵人賽,在旁的姜老闆聽到我的需求,隨即牽出一輛車子,Kuota Kharma 2009,這部車的牌子,我當然也是没聽過,但是看到它車身曲線真的很美,再加上老闆的解說後,當場很心動,但是價格很硬,不能殺價,所以先忍耐,發揮研究查資料的能力,回家上網查一下這輛車及品牌的相關資料,再從網路看它優美線條,愈看愈喜歡,當天晚上便去下訂,前後看車到買車不過短短3-4小時的時間即完成.買車後隔1-2天才取到車,便開始我的自行車訓練. 第一天先自己騎到106縣道,由於第一次騎彎把公路車,所以有點緊張,騎了約42公里,在回程路上飄毛毛雨,為了不想讓愛車第一次上路便淋濕,便拼命的騎,除了等紅綠燈外,全程幾乎没有休息,回來後脖子酸痛,但是還有更痛的地方,大家應該猜得到是那裏,就是與坐墊接觸的地方.另外,發現換檔不太順,便騎去給車行調整,經過幾次調整都不順利後,車行很直接向總代理反應換了另一輛車子給我.在此我覺得買車,除非自己的校調能力很好,否則一定要注意車行的售後服務,像我買的車行,在幾次調整過程,甚至可以直接到府載車,服務真是没話說,雖然價格硬,但我覺得值得的,尤其是後來陸續的互動,都覺得很不錯. 從美國回來距離比賽只剩一個月,只騎過2-3次車,便開始訓練自行車部分.上班族的我,由於晚上要陪女兒,所以除了清晨大概没有其他時間練習,因此晨跑以外,如果時間許可(也就是更早起床),會晨騎至貓空,訓練腿力,也有一次騎風櫃嘴及一次五指山,初期大多是一個人騎車,但也覺得不錯,好空氣加上好風景.後來陸續參加了幾次過去同事辦的假日晨騎及山谷登山會的平日晨騎,路線不外貓空及阿柔洋等上坡,在大家的陪伴下,不斷訓練自己的腿力.距離比賽時間不到二週,由於梅花湖的自行車路線大部分都是平路,便改成練習一般道路如106乙及河濱自行車道,以拉高速度為主.另一方面,我本來都是晨跑及晨騎,那實在太舒服了,在阿桂教練的建議下做轉換的練習;此外,因為比賽是九點開賽,也建議我在近中午時刻騎車及跑步的重要性,所以就做了類似的自我訓練 游泳只有利用小孩每週一次學游泳的機會順便游一下,由於游泳是從小就會的運動,所以也没有特別訓練,1500公尺以蛙式大概在35分鐘左右可以完成,有人建議要改成自由式比較省腿力,雖然也會自由式,但是我覺得我的蛙式比自由式省力且快速,所以一直没有改變游法.即使看到比賽規定游蛙式的人要最後下水,心想那就最後下水吧,但是心想以我蛙式的速度,那就要在人群中殺出一條前進,所以還是以先游一段自由式再改成蛙式的策略. 除了訓練外,當然也上網查鐵人賽相關注意事項,其中最重要的參考網站是T-man鐵人的網站,裏面有許多他們的一些建議,包括地形勘察等及賽前就相關該準備的物品.話說如此,在一次自我模擬的練習中就曾經忘了帶泳褲,到半路才又回家拿的經驗,所以讓我體認到必需列表整理的必要性,出發前便依自己所列的表在出發前一天打包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